Maid、Manga、Machine:秋叶原三重奏(上篇):秋叶原是如何形成的?
提到上海的二次元商圈,不得不提到百联ZX创趣场,以及百米香榭。特别是百联ZX创趣场,经过半年多的时间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这里。大楼外墙上也贴上了巨大的动漫海报,在夜幕之下,恍然间有进入秋叶原的感觉。
然而,说到二次元的真正圣地,那非东京的秋叶原莫属了。对于许多动漫和游戏爱好者来说,秋叶原并不仅仅是一个地方,而是一个充满魔力、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梦想之地。百联ZX创趣场的壮观场景仅仅是我们在上海的一小部分体验,而秋叶原,是这个体验的源泉,其独特的魅力已经影响了全球各地的次文化圣地。
走在秋叶原的街头,你会被这里浓厚的次文化氛围深深吸引。无论是满街的动漫店铺、霓虹灯下的女仆咖啡馆,还是老式的游戏机店,都能让人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文化冲击。今天,小编就带领大家深入探索这片二次元的圣地,从最热闹的购物街到那些鲜为人知的小巷,一同体验真正的秋叶原。
【资料图】
秋叶原(Akihabara,あきはばら)市场位于日本东京市区东北部千代田地区、以JR秋叶原车站西侧的中央大道和神田明神大道为中心的街区,以大量电子电器卖场、商城与资讯产业企业聚集而闻名,过去一直被称为“电气街”。
而随着动漫产品店、电玩店、模型手办店、ACG相关主题咖啡馆等的流行,秋叶原也成了宅文化的圣地。也被称之为二次元浓度最高的商业街区。走进秋叶原,除了满目可及的二次元店招元素、二次元周边商品之外,哪些随处可见的打扮成动漫人物的COSER、散发传单的女仆咖啡馆的漂亮女仆装女孩,让人恍惚觉得进入了异世界,毫无违和感。这也许就是秋叶原的魅力吧。
秋叶原电气街区域,在江户时代是下级武士的聚居地。这个地区主要的建筑都是木质建筑,加上房屋密集,人口众多,因此火灾比较普遍。直到1657年,发生在江户的明历大火是世界三大火灾之一。烧毁了三分之二的江户城,烧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(约万人)。1869年(明治2年),政府下定决心,在此划定一片3万平方的防火避灾区域。取名叫秋叶原。“秋叶”即“秋葉大権現”,日本 所谓的降火之神。“原”就是指的一块地方。秋叶原一开始是作为农贸交易市场而存在。
1932年开始,收音机逐渐进入日本市场。作为新的信息和资讯接收工具,开始风靡于世。在现在的秋叶原中心地段,广濑无线和山际电气,两家收音机零部件大公司开始往外神田一带拓展业务。随着沿路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下级零件经销商,秋叶原的“电子城”名号也传播开来。加上当时大量的学生发现用零件组装收音机,会比成品要便宜很多,于是纷纷开始进行组装收音机的生意,秋叶原的电器摊贩迎来了春天,而沿街的其他商贩也有学有样的卖起了收音机配件。这也就是为什么,现在秋叶原的标志性建筑叫“收音机会馆”,而许多商店的名字还带有“收音机”的字样。
90年代以后,随着计算机开始大规模的全世界渗透,各类型的数码产品也开始逐渐流行。秋叶原市场也在新一波的浪潮中完成了转型,成为电脑、软件、数码产品的集散地。秋叶原真正开始成为二次元的商业市场,还要从1995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漫作品《新世纪福音战士》的热播开始。
1997年,随着《新世纪福音战士》剧场版的公开而达到巅峰。当年,各种相关周边共带来300亿日元的经济效益。极大的刺激了动画、漫画的角色经济,也在普通消费者中推广了ACG文化。注意到消费者对手办的需求,手办大厂“海洋堂”在秋叶原等地加开分店。这也是秋叶原的第一家手办店。不曾想,秋叶原分店的销量出乎意料的高,甚至于其他手办店也注意到这点。
此后二三年,各家手办店争相入驻秋叶原。秋叶原慢慢成了日本手办经销店的天堂。年轻人的聚集也带动了除手办之外的、潮流商品在秋叶原的入驻。2000年之后,作为秋叶原电器街代表的“收音机会馆”,超半数店铺已经被ACGN(漫画、卡通、游戏、轻小说)商品占领。
由于秋叶原是卖电子产品起家的地区。相比生活区或者金融圈,秋叶原独特的气质很快吸引了一批电子产品爱好者。原本销售电脑、电工材料的店铺,因为配件品种全,也逐渐在“电脑组装”爱好者之间形成口碑。电脑、游戏、动画、漫画、手办、周边...人以群居,秋叶原的“宅圈”气质越来越浓厚。
2002年,秋叶原开始着手在普通消费者之间的推广。伴随着“Yodobashi-Akiba”秋叶原店的开业,女性访客逐渐增加。2005年,电影《电车男》上映。这个讲述御宅族追求白富美、并且如愿以偿的爽文般的故事,在日本引起轰动。
《电车男》的热播,开始让整个社会了解并接受宅文化。于是秋叶原开始作为普通的景点,被大众所接受。
随着更年轻的一代用户—90后、00后开始进入消费市场,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他们,天然会带有更多的互联网基因和文化,通过网络社交,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亚文化圈层,开始反过来影响秋叶原市场商业的风格和模式。
未完待续……
聚焦新商业综合体
探索下一代新商业创新模式
面向新世代
传递新思考与最强音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