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明孝陵曝出新发现!六年考古,揭开深埋600年的秘密

来源: 中华网热点新闻 2023-08-13 18:57:44


(资料图片)

洪武十四年,朱元璋坐镇应天宫城,指挥大明雄狮南征北战。是年烽火连连,魏国公徐达与西平侯沐英率大军出北谷口,开拔塞外草原奔逐残元。北征数月大胜而还后,蓝玉沐英调转马头,又马不停蹄率30万大军南征。就在捷报频传的时刻,朱元璋的万年吉地明孝陵也开始动土修建了,10万工匠先后涌入紫金山南麓造墓。

洪武三十一年,暑气渐盛的宫城内,漏下四鼓仍烛火闪动,卧榻之上的明太祖朱元璋重病垂危,皇太孙朱允炆正俯首垂泪,尊听祖父最后的嘱托。朱元璋开创大明之后,时时处处以社稷万年计,然而长子朱标早逝,迁都未果,允炆孱弱而诸王威壮,种种皆令年老的朱元璋忧危于心,不时怅然气绝。

朱元璋在遗诏中提及"丧祭仪物,毋用金玉,孝陵山川因其故,毋作改",朱允炆照遗命将朱元璋奉安孝陵地宫,与马皇后合葬。彼时的明孝陵虽然已经修筑了18年,地宫已完备封存,但地面庞大的建筑群仍在继续,截止朱棣永乐三年,整个陵园才全面竣工。彼时的孝陵内钟鼓阵阵烟雾袅袅,洒扫享殿侍奉烛火的宫人及守陵将卒就有6千余人,戍卫森严。

故而截止明末,明孝陵保存的都十分完好。然而明亡之后的数百年,明孝陵依然稳如磐石,虽无数盗墓贼觊觎,却无一人能得手。明孝陵何以能坚如磐石,深埋山体中的地宫又有何玄机?1961年,考古界学者齐聚明孝陵,对整个墓地陵园形制展开全面的勘测研究。

经过数年的努力,考古界确定,明孝陵地宫之上的宝城虽然因地基沉降山水渗透等原因,出现了墙体坍塌及撕裂的情况,但宝城之下的地宫确实完好无损,没有任何成功打通的盗洞。相隔36年之后,也就是1997年,考古界再次启用最先进的物探技术,专门对地宫进行了精准探测,历时6年终于揭开了孝陵地宫深埋的终极秘密,震动了整个考古界。

亲临现场的学者都慨叹朱元璋真是盗墓者的克星!原来在勘测中学者发现,明孝陵地宫看似沿袭汉唐旧制以山为陵,实际上却来了个大创新!古时候所有以山为陵者,均是由上向下开凿,达到所需深度后再左右延伸,开凿墓室。而孝陵地宫截然不同,是从山体一侧择取一点横向深入,这意味着任何从上向下挖掘的盗洞都不能成功。

而墓道也十分诡异,不正冲墓室,也不是直道,而是侧向迂回深入,极为曲折复杂,非物探技术找不到墓道。更神奇的是,朱元璋似乎对盗墓贼的手段了如指掌,整个墓室周围除了环绕巨石之外,上方和两侧均包裹厚厚的细沙层和巨量碎石层,此二者层层交织,看到这里摸金校尉该头疼了。

孝陵地宫外围包裹的沙石设置,正是数千年间盗墓界最束手无策的流沙墓,而且孝陵远比单一流沙墓更为周密。无论盗墓者从哪个方向挖来,都会被巨量的流沙及碎石迅速包围,别说盗墓,逃命都很难,如此种种是孝陵无人能动的先决条件。此外清人入关后,虽然取代了大明,但为了安抚大批遁往江南的明之遗民,从多尔衮开始,上至君王下至将相都对明孝陵尊崇有加。

康熙、乾隆下江南时,亦奔赴明孝陵拈香奠酒,三跪九叩祭拜明太祖朱元璋,敕令江南衙署看护孝陵,清代君主的重视,很大程度上也保护了明孝陵这座文史宝库,使得传承至今。

关键词:

你可能会喜欢: